
在美、德两国主流媒体跟进北溪爆炸案后,英国媒体《泰晤士报》也出来搅浑水。据其称,北约早就知道是乌克兰人炸的北溪,但为了保护乌克兰,它们选择沉默。
北溪管道被炸现场
财联社3月9日讯(编辑 马兰)周三,英国主流报纸《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西方对北溪保持沉默以保护乌克兰”的文章。其中指出,去年震惊世界的北溪管道爆炸案,其始作俑者是一家乌克兰私人企业。
在《泰晤士报》之前,美国《纽约时报》已经率先刊文将北溪事件归咎于未知的亲乌克兰团体,随后德国媒体联合调查也将矛头指向亲乌克兰的组织。
有趣的是,所有这些媒体都对具体的哪一个乌克兰团体或乌克兰人一无所知,所谓的消息也都来自于情报部门的匿名人士爆料。
这也让俄罗斯感到十分讽刺。此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Maria Zakharova就表示,这些报道旨在转移人们对此前报道的注意,以减轻美国的嫌疑。
扎哈罗娃 资料图
知道但不说
据该报纸称,北溪爆炸发生一周之后,欧洲情报部门就知道是谁组织了这一次的攻击。
其消息来源称,幕后黑手并不是美国人、俄罗斯人或者波兰人,而是一名与乌克兰政府无关的乌克兰人。据称,这个人的名字已经在北约情报部门流传了几个月,但该消息人士并未透露到底是谁。
更令人无语的是,北约 ……此处隐藏1337个字……出,“这显然是在媒体中有组织地散布虚假信息。”
去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天然气运输管道“北溪-1”和“北溪-2”接连出现气体泄漏和水下爆炸。事发后,丹麦、瑞典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并表示管道遭“蓄意破坏”的嫌疑较大。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明显是恐怖袭击。
真相还重要吗?
虽然“北溪”爆炸事件的真相依然迷雾重重,但一则报道就能把美俄乌欧四方卷了进来,足见这起事件的政治分量。
事件发生以来,俄罗斯将嫌疑犯坚定地指向美国;美国自称清白,似乎又想把脏水泼向乌克兰;乌克兰对此显然有些意外,毕竟它很清楚——任何关于乌克兰直接或间接参与袭击“北溪”管道的暗示,都可能破坏乌克兰和德国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而削弱德国等一众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同情和支持。
德国对于乌克兰的支持,远比美英和东欧国家纠结。图源:dw
有趣的是,此前一直关注“北溪”事件的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国际报道奖得主西摩·赫什在得知《纽约时报》的爆料后大笑起来。“我在看(《纽约时报》的报道)……哇,信息来源都没被指出来”,赫什笑道,“我没什么可说的。”
此前,西摩·赫什抛出独立调查报告,将矛头直指美国。他表示,美国情报部门2021年12月就开始策划破坏“北溪”管道,并在经过数月谋划后由美国总统拜登最终拍板。美军人员去年6月潜入海中安放炸弹,挪威海军的飞机在9月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弹。之后,美方对赫什的报道内容坚决予以否认,挪威、丹麦等相关国家也否认或拒绝置评。
事件发展到这一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是谁,在竭力想把水搅浑呢?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