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美国《芯片与科学法》中严苛的补贴规则让其盟友韩国不满。韩贸易官员称,美国的芯片补贴计划“要求庞杂且不太寻常”。
《华尔街日报》3月8日报道称,《芯片与科学法》以数百亿美元的补贴,试图诱惑世界最大的一些半导体生产商,但拥有大型芯片制造商的韩国表示,相关补贴附加条件太多。韩国国际广播电台称,美国芯片补贴申请条件包括向美国政府公开半导体设施、分享超额利润、十年内禁止在中国投资等。
韩国产业经济贸易协会高级研究员金仰鹏8日直言:“所谓的利润分享条款实质上等于拿走了美国政府通过补贴给你的东西。”他说,提交利润预期和工厂生产相关信息的要求更让韩国公司没有安全感,因为这些信息被视为受到严格保护的商业机密。他认为,尽管所有补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先决条件,但“美国要求的东西可能太多,超出了必要的范围”。
电路板
6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李昌洋称,这项530亿美元芯片补贴计划的要求庞杂且不太寻常,“与我们通常为外国投资提供的补贴完全不同”。他表示,要求企业提交有关其管理和技术的信息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商业风险;让企业为员工提供儿童保育服务的要求,再加上不断上升的利率和通胀,将推高在美国本已高昂的投资成本。
此外,三星和海力士都在中国设有芯片工厂。如果三星和海力士要申请美国的芯片补贴,它们 ……此处隐藏2002个字……单中。显然,美方的补贴细则就是在贯彻这样一种思路。这些外来公司不该感到“委屈”,因为它们本来就是被限制的对象。
海外公司已“感到剧痛”
实际上,到美国进行投资的海外芯片公司已经“感到剧痛”。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报道称,台积电赴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高昂的成本、管理难题、生产材料短缺,让项目陷入困境。此外,多名台积电员工表示,由于潜在的文化冲击,员工不太愿意被派往美国。报道称,这使外界更加相信,台积电赴美设厂是一个美方逼迫之下的政治选择,这是“一个糟糕的商业决定”,“对台湾和台积电几乎没有任何好处”。上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台积电透露,受人力开支、许可证、合规性和通胀影响,赴美设厂成本至少是台湾的4倍。
台积电 资料图
与此同时,作为韩国主力出口产品的芯片和半导体2月份出口大降42.5%,使当月韩国贸易逆差再次加大。韩国贸易逆差已持续整整12个月,为25年来的首次。韩国《中央日报》1日称,半导体是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占韩国总出口额的20%,而其中55%是出口到中国。韩国接连逆差究其原因是,半导体和中国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项立刚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和半导体市场。在美国的压力下,韩国等芯片企业如果对中国采取“剥离生产链”行动,那么自己也会因此走上绝路。他说,美国大搞补贴本身就违反其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美国凭着霸道、霸凌和霸权,可以强令海外芯片企业到美国设厂。但是,这些企业在美国建厂成本高昂,运营成本增加好几倍,竞争力将大打折扣。从这些角度而言,美国现在的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它将会大大扰乱全球产业布局,但不可能阻止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